第355章 送人头_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
笔趣阁 >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> 第355章 送人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55章 送人头

 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355章送人头曹操的意志迅速经由笔墨书写落于帛纸上。

  这些帛纸再被丞相府上下记录,并分门别类送出。

  郏县军营的正门敞开,一队队骑士将这些帛纸贴身放置,随后纷纷策马选定方向,头也不回的朝着四面八方飞奔而出。

  这一道道军令,将八月份的空气都摩擦得粘稠了几分。

  而在骑士们赶赴至邺城许都传令之前,豫州河北等地的屯田百姓便已率先嗅到了今岁的不同寻常。

  毕竟在往岁,若是收一石粮食,曹军也不过就是收五六斗为田赋。

  虽无集市,但在以物易物的情况下,这样的日子也不是不能活下去。

  而起从今年年初开始,各屯的典农令们便纷纷宣布,称曹丞相心系百姓,制新农具以利耕作,定沤肥令以肥田。

  这本该是一件好事才对,毕竟这被俗称为曲犁的东西确实省力,那沤肥所用也均为贱物,沤制之法也算得上简单。

  虽然有零星流言称,此物乃是荆州刘皇叔所制,但对绝大多数百姓来说根本没有力气关注这个。

  这两物确实称得上简单易用,使种田更易,因此屯中也开始有称赞曹丞相的言语出现。

  但很快这般称赞便迎来了猝不及防的背刺:

  典农官宣布,既受曹丞相之恩,当报之。

  今岁田赋,一石之粮,需缴七斗为赋,借官牛耕田者,所加一斗亦不得免。

  屯田者过半皆为贫户,租官牛耕田几乎是必然的事情,如今新令既下,使得绝大多数屯民皆需缴八成田赋。

  一令既出,群情汹涌,但这份激荡的民意很快便在曹军的兵锋下泯然无声,唯余暗流缓缓流转。

  虽然很快典农官便出面保证称这增收的两成田赋仅此一次,等曹丞相用来平贼后,定不复取,但并没有什么用。

  毕竟不少人一开始也不是自愿来这里屯田的不是?

  但无论如何,至少就丞相府的统计来看,至少太仓里确实有了不少余粮。

  以这些余粮为基础,以丞相府命令为号,司州、兖州、冀州的兵士也开始大规模的朝着豫州集结而去。

  而对曹操麾下的诸多将领来说,这般动作昭示的信息再清楚不过:

  年初奄袭不成反丢关中,随后对峙数月而无收获,如今江东既败且江水都被封锁,丞相终于还是按捺不住了!

  数路大军皆朝着颍川汝南集结,但在官道上却鲜有的出现了一队奇怪的士卒逆向而行,朝着潼关进发。

  说其奇怪是道旁百姓切切实实的第一印象。

  约莫千人身不着甲手无寸兵集结行进,这批人的外侧则是一支武装严整顶盔掼甲的曹兵。

  看起来似乎是俘虏与押送者的关系。

  但奇怪的是手无寸铁的士卒皆嘻嘻哈哈,互相之间说话也是高声谈笑,其中的快活简直都满得快要溢出来。

  顶盔掼甲兵械森然的曹军则相反,少有谈笑,大部分时间都在盯着内侧的这群人以防生变。

  但偶尔闲时,曹军看向内侧这群人的眼神也有着说不出的复杂。

  “俺想家了。”

  曹军中不知谁低声说了一句,其他人正待附和,但很快军正扫过来的凛冽眼神便让他们自觉噤声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